最新老虎机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

图片

江苏高等教育网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Network

主办: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协办:最新老虎机_即时比分网¥游戏手机版平台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学院
当前位置:首页高教信息学术课题正文

长三角地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作者:郭强发布:2024-09-29 16:06分享:

南京邮电大学郭强 主持完成了2022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高教》专项课题(课题编号:2022JSGJKT025),课题组主要成员:汪颖、周 赟、朱治亚、朱娴、陶嘉欣、任楠


1.《教育强国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问题窥探与优化路径》,《高校教育管理》2023年第6期【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观点摘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既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修炼“内功”,还要坚定不移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国际化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为我国高校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方向。本研究通过对江浙沪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25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三地合作办学整体发展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合作对象虽多为发达国家高校,但世界一流高校占比较小;专业设置虽各有特色,但外方高校优势专业引进力度不够;培养模式虽日趋多元,但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质量保障体系虽逐步完善,但与国际标准对标尚有差距;办学成效虽逐渐显现,但合作内涵不够深入。教育强国背景下,为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质量办学,我国要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力度,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标国际标准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加强国际资源协同,增强办学科研创新能力;发挥高水平办学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教育强国战略布局。
2.《江浙沪粤四省域“双一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态势分析》【研究报告】
观点摘要:本研究报告从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江浙沪粤四省域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开设的4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共性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策略,以期对全国其他地区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带来一定的借鉴和启发。研究发现,四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合作对象虽多为发达国家高校,但世界一流高校占比较小;二是专业设置虽各有特色,但引进外方高校优势学科专业偏少;三是培养模式虽日趋多元,但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四是办学活动多侧重人才培养,深度合作科研创新不足;五是质量保障体系虽逐步完善,但与国际标准对标尚有差距。对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力度,聚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三)加强国际资源协同,增强办学科研创新能力;(四)对标国际标准认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五)构建各方协同共建格局,发挥高水平办学机构示范引领作用。
3.《中外合作大学发展态势报告》【研究报告】
观点摘要:本报告选取目前国内在办的10所中外合作大学(其中长三角地区5所),从参与主办方、学科专业设置、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多维度针对10所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特点及问题有:中外名校参与度较高,但世界顶尖名校缺少;学科专业设置各有特色,但部分高校外方优势学科专业引进不足;师资队伍建设初具规模化,距离打造国际化高水平长聘型师资队伍尚有差距;以境外升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但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规模偏少;科研创新取得一定积极成效,基于中外双方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尚有不足;质量保障体系虽逐步创建,但与国际标准对标尚有差距。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教育强国战略高度引领谋划发展布局;加大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力度,发挥一流学科建设“加速器”效能;大力引进境外高层次人才,打造高水平海外引才的“桥头堡”;提高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效能,创建国际化人才输送“示范区”;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能,成为助力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建设的“新引擎”。
4.《跨文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刍议》(教育探索,2023年第2期)
观点摘要: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应对多元价值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有助于构建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需求的思政育人体系。国家政策导向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信息技术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创造了多元教学模式。对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五所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活动开展和教材建设等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培养目标缺乏跨文化特性,应确立“红色”思政教育目标导向;思政教育延伸不足,应构建全方位多维课程育人体系;制度建设存在缺失,需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亟须提高思政师资的质量水平;教材针对性不强,应加强融合创新并改进教材内容。
5. 《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成效、困境及路向》(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4年第3期)
观点摘要: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有效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呈现出区域分布广泛化、办学模式多元化、合作对象多样化、校企合作一体化和质量保障体系化等特点。然而,客观上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专业设置不科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乏明确的办学定位、生源质量较差等问题仍在制约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需及时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明确办学定位,重构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师资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更为注重质量效益。
6.《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对策研究》(艺术科技,2024年7期)
观点摘要:文章基于中外合作办学背景,研究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教学有效开展.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本质要求,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需求.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传统教学观念、跨文化交流实践机会有限、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淡薄等因素的影响.结论:应采取相应对策,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选择文化底蕴深厚的教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增加对外交流机会等,为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外语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稳定健康发展.

联系地址:北京西路15号(210024) || 联系电话:025-83300736 || 苏ICP备14027130号-1
主办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苏公网安备 32010602010156号